20
Mar
[内容摘要] 判断和论证环境法的正当性有五项依据。科学依据是判断环境法正当性的“钢规铁律”,具有正当性的环境法律应该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信仰和伦理道德是为法律提供...[详细]
摘要:本文通过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类型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识别环境公益诉讼的五项标准,并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探讨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和其他相关问题。 关键词:环境...[详细]
摘 要:目前日益增多的汽车轧死猫狗等动物的事件及其纠纷,拷问的不仅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它也拷问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反映了当代社会动物保护法规的缺失、人与动物...[详细]
摘要: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和环境法治观,促进环境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详细]
17
摘 要:从巴厘会议开始,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变化谈判由单轨制转向双轨制,两大集团的缓解义务、资金机制和技术转移既是核心议题,又是谈判难点,哥本哈根会议就中期目标...[详细]
18
摘要:法律责任及其追究是法的国家强制性的基本表现,也是各项法律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根本保障。环境行政法律责任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得到有效实现,是我国环境违法行...[详细]
奥胡斯公约[详细]
2010年3月16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发出《关于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遗产保护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开始面向社会征求修改意见,这标志着这个法律...[详细]
一、从定义上看 “自然遗产,是指在国际上有影响在国内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自然演化形成的,有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国家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详细]
在了解了《关于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遗产保护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遗产保护法(征求意见稿)》,以及阅读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详细]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自然保护区法的起草列入了立法规划,全国人大环资委为此设立了专门的起草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起草小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期间历经十多次...[详细]
1. PROCESS AND STAKEHOLDERS/ACTORS MATTER ¡ Law and Society ¡ Law Making as Reflective of Politics, Economics, Social Pressures and Institution...[详细]
关于正义(Justice),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认为,正义是一种品质,由于这种品质人们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的事。正义就像一张普洛透斯的脸,变幻无常,...[详细]
19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 副院长 江必新 出处:《人民论坛》2012-11-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凸显了党...[详细]
【作者】冯玉军 【文章出处】《检察日报》2011年2月24日学术版 【作者简介】冯玉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广泛地表现在经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