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Mar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吴贤静 文章来源:《法学评论》2010年第四期 内容提要:法律人模式是对法律上的人进行的“素描”,是对法律上的人进行模式化和类型化而总结出...[详细]
早在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成立环资委之时,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的修改就被纳入到修法的议事日程。尽管此后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详细]
摘要: 在不同学科的研究视野中,生态补偿有着不同的理论蕴涵。生态学理论所探究的生态效益补偿为法律制度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指出应遵循的一般规律;经济学上的生态效益补...[详细]
环境责任保险又有“绿色保险”之称,其定义各国不尽相同。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出台的《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定义...[详细]
摘要: 分配是法律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 利益分配是法律制度分配功能的最核心部分。在物质文明基本满足甚至极大化丰富之后, 人类显示出了对生态文明的积极追求倾向, 世界...[详细]
摘要:环境法原则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地区环境法和国际环境法的演进而出现的一个重要法律现象。在不同法律传统和文化背景下,环境法原则在世界范围获得了广泛的...[详细]
作者:李义松 苏胜利 文章来源:《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摘要】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建构中,应该分析环境公益诉讼自身的环保逻辑与法律逻辑,以准确展现环...[详细]
作者:河海大学法学院苏胜利 王亚男 文章来源:《世界环境》2010年第5期 环境治理的困境 在对中国草原治理法律政策的研究中,内蒙古大学杨理教授对...[详细]
作者:侯艳芳 文章来源:《现代法学》2011年第4期 摘 要: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的发展具有互动性。环境刑法必须遵循环境伦理的导向性指引,同时环境刑法对环...[详细]
作者:北京林业大学 杨朝霞 文章来源:《环境经济》2011年第11期 环境权是人类在面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时代所“酿造”的种种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详细]
一、松花江污染事件及其重大影响 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左右,吉林市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原因是该厂苯胺装置硝化单元发生着火爆炸使P-102塔发生堵...[详细]
一、环境侵害的称谓之争 对于因人类的不当行为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以及由此造成他 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各国对这一现象的称谓不尽一致。因此,有必要对称谓...[详细]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详细]
一、碳捕获与碳储存技术的国际国内背景 气候变暖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最严峻的挑战。虽然目前人们尚不能完全预测和理解气候变暖的生成机理及其对人类赖以生...[详细]
云南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于2010年12月13日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该案经一审判决被告昆明三农农牧有限公司和昆明羊甫联合牧业有限公司败诉,需停止污染、赔偿治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