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Mar
作者:上海市政府文史研究馆 游伟 上海政法学院 赵运锋 文章来源:《东方法学》2012年第2期 【摘要】从经济犯罪的本质属性来看,经济犯罪的概念应采狭义说;经济变迁...[详细]
24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郑延谱 文章来源:《法学杂志》2010年第3期 【摘要】我国通说的共同犯罪理论认为共同犯罪的自然人主体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之人...[详细]
11
Apr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 邵睿 文章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摘要】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犯罪需要进行事实与价值的双重判断,而对犯罪客体的判断正是价值判断...[详细]
13
作者:马 姝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2011年第12期 【内容提要】后现代女性主义将强奸视为一种“语言”。借由“话语塑造主体”这一机制,男...[详细]
23
作者:苏彩霞 文章来源:《法学家》2011年第6期 【摘要】刑法拟制的特点有事实假定性、有意性、结论不可推翻性、合法性。刑法拟制具有促进...[详细]
16
May
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 陈 璇 文章来源:《法学》2011年第1期 【摘要】在现代不法理论的框架下,防卫意识仅以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与不法...[详细]
25
作者:张洪成 文章来源:《现代法学》2011年第4期 摘 要:走私毒品罪是我国最早进行禁毒活动的内容之一,早在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就开始了对走私毒品犯罪活动...[详细]
1
Jun
作者:[德]汉斯·约阿希姆·赫尔希;牛露露 文章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1期 摘 要:刑事法学科学研究和司法判决之间的联系在德国是非常紧密的。尽管如此,...[详细]
12
摘 要 当前量刑改革存在“中间线论”与“基准刑论”两种方案:前者认为法定刑中间线是从重与从轻处罚的分界线,是量刑公正的生命线;后者主张从重与从轻处罚的分界线是...[详细]
27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12月13日公布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规定了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4个条件,第二条...[详细]
Sep
摘要:基于社会发展特点的分析、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考虑,认为目前应当将有组织犯罪限定在黑社会犯罪和恐怖犯罪两个方面,并针对这两种犯罪的认定及“合理反击...[详细]
29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八)》 罪名问题 新增罪名 修改罪名 [摘 要]《刑法修正案(八)》共涉及罪名43种。除法定刑的完善之外,《刑法修正案(八)》新增罪名9种,修改罪名3...[详细]
28
Oct
摘要: 本文厘清了刑罚目的与刑罚的属性,刑罚目的与刑罚的功能,刑罚的目的与刑罚的本质等范畴的关系;揭示了刑罚目的的内容即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阐释了刑罚目的的实...[详细]
3
Dec
摘 要:故意杀人行为的定罪量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而我国刑法却只予以了简单的规定,致使实践中出现同案不同判或本应以故意杀人罪评价的行为却在其他罪中评价,主...[详细]
【摘要】“一罪一刑”的罪刑关系、行为责任论、量刑情节的差异性等原理与事实,决定了对判决宣告以前的同种数罪,原则上应当实行并罚;但是,对于刑法分则将多次、数额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