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Mar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郑延谱 文章来源:《法学杂志》2010年第3期【摘要】我国通说的共同犯罪理论认为共同犯罪的自然人主体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之人...[详细]
22
Mar
作者: 刘远 文章来源:《法学论坛》2011年第5期【摘要】在司法逻辑中,《刑法》第1条不仅仅涉及刑法的目的、根据,更是关于作为司法...[详细]
21
Mar
作者:上海市政府文史研究馆 游伟 上海政法学院 赵运锋 文章来源:《东方法学》2012年第2期【摘要】从经济犯罪的本质属性来看,经济犯罪的概念应采狭义说;经济变迁导...[详细]
21
Mar
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 陈璇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2011年第3期 【摘要】危险的判断方法是刑法中客观归责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关于危险...[详细]
22
Feb
【摘要】就法律层面分析,法律对“律师伪证罪”客观方面描述不清是辩护律师被滥诉的重要原因。但更为关键的是,现行法律体系没有设置合理的程序防止此罪名被曲解、滥用...[详细]
22
Feb
【内容提要】结果加重犯,又称加重结果犯,一般认为是大陆法系的概念,其所解决的是行为人在实施某一基本犯罪的过程中又额外发生法定重结果,应当如何处罚的问题。对此...[详细]
22
Feb
【摘要】通过考察联合国国际公约和区际 公约,我们欣然发现,全球范围适用死刑在继续萎缩,且受到国际法限制,国际死刑无疑正朝着废除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欧洲 ...[详细]
22
Feb
4
Jan
4
Jan
【编者按】2011年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同志在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正确把握危险驾驶罪构成条件时指出:“5月1日后,各地公安机关已陆续查获了一批醉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