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志在四方绚青春 斗成就中国梦”
赴墨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工作总结
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开展“我的中国梦——云南青年 志在四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中国梦”和“云南精神”的理解认识、确立为实现“中国梦”、弘扬“云南精神”努力奋斗的志向为重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2013年8月组建了“志在四方绚青春 奋斗成就中国梦” 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赴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进行了为期7天(8月14--20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服务队一行结合法学院专业学科特色,开展宣传禁毒防艾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中国梦”、“云南精神”的内涵,解答了当地群众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疑难问题等活动,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欢迎与好评,使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一面,为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一、活动筹备——高度重视、充分准备
1、活动策划及组织
8月初,成立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法学院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下发《关于组织法学院学生开展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志在四方绚青春 奋斗成就中国梦”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人员的招募等。
针对此次普法宣传活动,从各年级中挑选了13名优秀志愿者组成“法学院赴墨江普法宣传服务队”,上报了《法学院墨江“普法之旅”宣传服务队策划书》,并于8月15日召开了集体会议。为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将所有工作人员分成了后勤组、安全保障组、宣传组、财务组和综合协调组,并且确定了各组的组长及组员,把责任和任务落实到个人。
2、实践地联系
根据活动策划书,院委首先与本次实践地——墨江的相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当地政府得知我们将前往扶助困难学生和进行普法宣传活动,对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表示一定积极配合我们搞好普法宣传活动。
3、活动用品准备
学院团委本着“充分准备、厉行节约”的方针,置办了活动的必需物品。包括院旗、海报、横幅、宣传册、成员统一服装、捐赠物资等。为了使此次普法扶困宣传活动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准备过程中,大家通过与当地政府联系,上网查找,询问有关单位收集宣传资料。为了更好的将活动顺利进行,事先做好尽可能想到的一切准备。
在整个活动准备期间,学院领导数次询问活动准备事宜,表达了对活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大家的关怀和慰问之情。
二、活动出征——深入动员、统一领导
2013年8月14日上午8点,召开动员大会,法学院赴墨江普法宣传服务队由此开始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确保这次活动顺利开展,达到预期效果,要求同学们要实践地深入群众、举止文明、尊重当地习俗、虚心学习请教、注意安全,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接受教育,为社会和基层人民做出贡献。同时,指出活动要统一领导,严明纪律,强调了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并制定了相关的社会实践纪律条款,保障志愿者的安全和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动员大会 车站出发
三、活动内容——内容丰富、好评如潮
本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活动采取座谈会、散发印制的宣传材料、进行现场宣讲等形式,在进行禁毒防艾知识宣传的过程中,向群众进行了“中国梦”、“云南精神”宣讲,也宣传了国家制定的毒品政策和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8月15日至8月16日,来到了曾受我校捐助并被命名为“昆明理工大学希望小学”的墨江联珠三小。与校长及在校老师举行了一个座谈会,并将捐赠物资交到了老师的手中,由他们转交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

座谈会 转交捐赠物资


了解联珠三小 合影留念
8月17日至8月18日,服务队一行人来到了墨江县双龙乡进行以普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我们通过分发分别以禁毒防艾和“中国梦”、“云南精神”为主题的宣传单、设立免费法律咨询点,与当地群众进行交流,讲解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一些关于禁毒防艾的相关知识,向当地群众以宣讲会的形式宣扬了云南精神和中国梦的内涵,并解答了当地群众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疑难问题。


布置现场 发放传单


免费法律咨询 现场宣讲
8月19日至20日,服务队一行来到墨江县城市中心进行普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前两天所做的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当地的居民进行了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对当地法律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为当地居民如何获得司法帮助,以及在遇到何种情况下可以借助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等,普法活动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获得居民的一致好评,为我们的墨江一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现场布置 解答法律问题


普法宣传 法律调查
五、活动总结——认真总结、继续努力
通过此次活动,深化中国梦宣传、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观念,权利义务相一致观念,公平正义观念,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普法宣传的同时,调查百姓们最关心的法律问题和最常见的法律困惑,了解到人民群众对法律的需求,了解到法律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法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精神,明确我们以后学习的方向。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

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面对未知的未来,当代大学生唯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激发对生活的热情,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以他们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纪大学生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风采,为社会作出贡献,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志在四方绚青春,奋斗成就中国梦。
共青团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委员会
2013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