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理学研究 > 正文

丘吉尔:保卫人民罢免我的权利

作者:时间:2011-05-24点击数:

政坛绅士
       
温斯顿·丘吉尔从1 900年首次担任国会议员.到1 955年离开唐宁街10号,他活跃在英国及世界政治舞台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影响之举足轻重,英国现代史上无出其右者。丘吉尔的绅士风范也举世公认。从丘吉尔身上,可以感到绅士风度有两大特征, 一是尊重女性. 二是宽容对手。
       
丘吉尔是英国显赫的贵族公爵马尔巴罗家族的后代。他母亲詹妮是美国百万富翁杰罗姆的女儿,1873年与他父亲伦道夫结婚.1895年1月24日伦道夫因病医治无效,溘然去世,终年46岁。这时的詹妮虽已40多岁,但依然美艳惊人,风姿绰约。不久,她便萌生了嫁给一个25岁男人的想法。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遭到亲友反对。就在詹妮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她25岁的儿子丘吉尔, 坚决地握住她的双手: 亲爱的母亲,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您, 我也会勇敢地站在您这边。”儿子坚毅、鼓励的目光,让詹妮义无反顾地披上了洁白的婚纱。但这桩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十多年过去了,丘吉尔已经凭借卓越的才能跻身政坛。60岁的詹妮也要再次迎来婚礼。这次的决定同样遭到众人强烈的反对, 詹妮犹豫了。她不想因为自己贻误儿子的前程。然而.儿子又一次握住了她的手:“如果让我在我的仕途与您的幸福之间作选择,我心甘情愿地选择后者。母亲幸福,我才幸福。”詹妮又一次无比快乐地迈入了婚姻的殿堂。丘吉尔两次接受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做自己的继父, 这需要多么豁达的胸怀。
       
丘吉尔在政坛上十分尊重对手。1899年7月.他在一次国会议员的替补选举中失败。投票前他不诬蔑对手,投票结果公布后他又立即向获胜者表示祝贺,并且说他为能得到他的政治对手的情谊而高兴。第二年,26岁的丘吉尔成功当选议员,他依然像他上次失败时的谦恭态度一样,赞扬与他竞争而落选的朗西曼:”我个人为朗西曼先生感到遗憾,他是一位非常聪明能干的人。毫无疑问,你们推举了三位较高才能的候选人,第四个才是我自己,我个人觉得遗憾的是,朗西曼先生却站在失败者中间,而四个人中只能有两人当选,所以我们不可能全都是胜利者。”幽默中显现出了他对对手的敬重。
       
为了和自己的政治对手保持友好的接触和对话,丘吉尔甚至于1 91 1年组织了一个俱乐部,名字就叫“对立者俱乐部”,成员由两大政党或无党派人士的头面人物所组成,他们在俱乐部畅所欲言,政见不同,但说无妨,不伤友情。
       
丘吉尔宽容的绅士风度,使他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易生同情之心。他在担任内阁商务大臣时,积极主张引进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他制定了一些行业的最低工资法律。在制定失业救济法时,他不赞成对因懒惰或酗酒而失业的人不予救济的观点。他说: ”我们关心的是苦难而不是其起因,是失业这样的事实,而不是失业者的品格。”
       
针对当时国内矿难不断,丘吉尔制定了矿山法,对矿井的经理、工头和安全检查人员的培训和任用都作了详细规定.对矿井的通风、电气、炸药的使用、拖运等设备也作了严格的要求,连他的对手工党都将这部法律称为“采矿界的福音”。
       
当然丘吉尔的宽容不是无边无际的。第一,超出大英殖民帝国国家利益的正义事业,他不会宽容,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他对印度和埃及的独立始终坚决反对。第二,他对社会主义充满成见,毫不宽容。他曾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竞选议员,在竞选演讲中公然诬称:“社会主义就是要将富有者拉下来⋯ ⋯社会主义的原则是窒息进取心⋯ ⋯ ”第三,他对反抗现行政权的暴力活动,不惜动用军队予以镇压。在1910年11月的南威尔士矿工大罢工和1 91 1年1月东欧革命党人制造的骚乱中丘吉尔都动用了军队予以镇压。
       顺从民意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民主如同大海中的惊涛骇浪,忽而通过选举把某个政治家推到浪尖之上. 让他尽享惊险的刺激;忽而又通过罢免重重地把他摔到浪谷之底, 让他饱尝失落的痛苦。丘吉尔就是在颠连起伏的民主大潮里爱恨情仇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人们提到丘吉尔,没有不说他性格倔强、不屈不挠的。他自小就非常固执己见,养成了放荡不羁的习惯。
       
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像丘吉尔这样天性不喜欢受束缚的政治强人,也不得不按照英国民主和法治的游戏规则行事。战前他担任内阁贸易大臣时,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主要包括:设立职业介绍所,通过提供劳动信息, 既缓解社会失业压力,又帮助业主寻找价格便宜的劳动力:制定失业保险法为老年人规定了养老金,还规定了疾病保险、残疾保险和工伤保险。这些改革引起了贵族集团把持的上院的激烈反对。
       
为了排除上院的阻挠,丘吉尔和其他阁员提出了一项有关限制上院权限的决议草案,提交下院讨论通过。丘吉尔这样做并非易事, 因为他是显赫的马尔巴罗公爵的后代 是贵族集团的重要成员,反对上院,就等于切断了马尔巴罗公爵世家与全国贵族联系的纽带,上院的贵族们会骂他“玷污门庭”“叛臣逆子”。贵族圈子的大门在他面前怦然关上了。丘吉尔清楚地知道事情的后果,但他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反对贵族上院的立场,因为他深知未来是属于平民下院的。
       
在战争期间,尽管有人提出,由于形势所迫,丘吉尔“已经变成独裁者”,但这种 独裁”并没有远离民主规则。有一天晚上10点,丘吉尔在战时内阁的地下指挥部召开国防委员会会议,他昂首挺胸地走进来,这预示着即将开始一场争论。他提议审查某一问题. 然后征求与会者的意见, 军需大臣利特尔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丘吉尔听后大发雷霆:“在我一生中从来没有听到过一位国王的老臣竟会提出这样愚蠢的建议。”但利特尔顿的建议得到了与会者的支持,丘吉尔无法说服大家,只好在午夜过后无奈地结束会议。他垂头丧气地说道:“简言之,我们一致通过了军需大臣的愚蠢建议。”
       
对民意,丘吉尔更是注意顺从。有一天午餐后,丘吉尔和财政大臣伍德正在商量公事,忽然听见泰晤士河对岸的伦敦南区发生巨大的爆炸声。他和财政大臣当即驱车前往察看,炸弹炸毁了二三十幢三层楼的小型住宅,但在瓦片堆中,民众已插起了许多表明永不屈服的英国国旗。当他们认出首相的汽车时,便从四面八方情绪高昂地拥了过来.一千多人将丘吉尔团团围住,用多种形式表示对战时政府的拥护,丘吉尔见此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位老太太说: 你们看,首相真关心我们,他在哭呢!”丘吉尔说:“我这不是悲哀的眼泪.而是赞叹和钦佩的眼泪。”受难的群众领着他参观了废墟的中心,此处不远的一家小饭店被炸成了一堆瓦砾.饭店的主人和妻子满面泪痕地伫立在寒风瑟瑟之中。他们将归宿何处?丘吉尔和财政大臣商量后,作出一项原则性的决定:凡因敌人轰炸而造成的一切损失应由国家负担,由政府立即赔偿。这样一来, 负担便不单独落在战争受害者的身上,而是由全国人民平均负担。一个星期后,政府正式制定了一个战争保险方案,这个方案对动员全民抗战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选遇冷
       
然而,人总是会变的,特别是一个人从逆境进入顺境后更容易变。随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接近,丘吉尔不再贴近民心,骄傲武断与日俱增。当时的英国人民看到苏联在抗击法西斯战争中的不凡表现,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好感,希望与苏联继续保持联盟与合作; 同时在国内要进一步扩大民主,改善民生,发展经济,要求丘吉尔拿出一个战后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但此时的丘吉尔却与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驰,他咒骂社会主义, 说如果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工党上台 将是对英国人民的自由和荣誉的危险挑衅, 将意味着英国处于希特勒统治的法国的境地。1 945年5月他组成的所谓过渡政府.全都由保守党内不思改革进取的右派组成,使英国人民一眼看出丘吉尔根本没有改革之意。
       
战争的胜利愈来愈近,而丘吉尔与人民却渐行渐远。连他的妻子都对人说:“温斯顿经常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一点也不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他从来没有坐过公共汽车,只坐过一次地铁。”丘吉尔总是坐着豪华的敞篷汽车到全国各地进行竞选活动, 而其对手——工党领袖艾德礼则是和妻子坐一辆旧汽车 “为人沉着、稳健,没有一点特殊化,在整个选举过程中态度很谦虚 。而丘吉尔则是一副自命不凡、趾高气扬的样子。他以为他有拯救英国的丰功伟绩.据此即可打败一切竞争对手。英国1 945年大选到7月5日结束,选举结果将在7月26日揭晓。美 英、苏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是在英国大选揭晓以前开始的。7月23日晚上 在波茨坦三国首脑会议上,轮到他举行最后一次宴会,丘吉尔认为这是一个双喜的日子,一是庆祝战胜德国法西斯的胜利;二是预祝他大选获胜,重新当选首相。当斯大林对他说:下次会议我们将在东京举行。”丘吉尔也稳操胜券、喜形于色地说:“对,我们一定会在东京会面。” 他离开波茨坦时声明,他一定会回来的。
        
7月26 日大选结果揭晓的这一天早晨.丘吉尔一觉醒来已是9点。当他走进地图室,大选的初步结果已经开始报告。形势已显然对丘吉尔不利。到了中午,局势已经明朗,工党将获得多数。
       
选举结果完全出乎丘吉尔的意料, 工党在下院得到3 9 3席,而丘吉尔的保守党及其追随者一共才得到21 3席。丘吉尔面对令他难以置信的结果,悲痛万分。他坐在那里呆若木鸡,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身边是他哭泣的女儿。
       
丘吉尔永远不能理解,也不能原谅英国人民在1 945年选举中对他的冷遇。他认为,抛弃保守党和他的政权, 是英国人民最大的轻率之举。
       
对此,作家哈夫纳说得好:“英国需要丘吉尔去领导反对德国的战争。但是,英国人民对他所有的赞美和感激,仅仅是因为他领导了反德战争. 而不是希望他去策动反苏战争. 更不希望他去开倒车。
        
7月27日中午,丘吉尔召集了内阁告别会。这是一个相当阴郁的场面。
       
丘吉尔不能返回波茨坦了,7月26日,他怀着沉痛的心情发表了下面的《告全国人民书》:英国人民的决定已经记录在今天公布的选票中。因此,我已卸下你们在阴暗的时期交给我的职责。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完成对于日本的工作。然而这方面的一切计划和准备都已做好, 而且结果的来临可能比我们目前所预料的要快得多。国内外无限的责任落在新政府的身上, 我们大家应该希望他们成功地担负起这个责任……”
       
丘吉尔毕竟是一个有民主素质的人,他说:“英国人民成熟了,他们学会了选择,他们不需要一个英雄领导他们重建家园。”据说,后来斯大林遇到丘吉尔,幸灾乐祸地说道:“丘吉尔,你打赢了仗,人民却罢免了你。你看我,谁敢罢免我! 丘吉尔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打仗就是保卫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利。”
       
丘吉尔也是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在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的一次会谈中 斯大林说战后要枪毙5万名以上的纳粹,丘吉尔说:“一切纳粹都应该由法律来审判,而不是被行刑队擅自处决掉。” 斯大林坚持道:必须枪毙5万名以上。”丘吉尔非常气愤,一下子站了起来:“我宁愿你们把我拖到后花园,一枪子把我毙了,也不愿让这种暴行玷污我和我的祖国。”
作者:郝铁川
文章来源:《民主与法》2009年13期

Copyright © 2009-2021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71-65916560(综合办)  网络编辑部邮箱:faxueyuanxw@163.com  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