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婉琳教授应邀参加“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工类大学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高端论坛

作者:时间:2021-10-19点击数:

10月16日,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工类大学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全国六十多所大学的法学院院长、法律系主任参加本次会议,探讨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

会议举行了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秦志辉致欢迎辞。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理工类高校法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化、拓展和创新,要借助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深入研究法学的常规教育与特色教育的关系,要利用理工类底色学校的优势传统,培养出复合型法治人才;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材、讲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探讨法治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把我国特有的制度优势和明显的科技优势形成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论坛分三个单元展开讨论,主题分别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新法科建设背景下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智能科技时代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实践体系建设”。李婉琳教授在第三单元中作了题为《智慧环境下法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探索》的报告,与众专家进行了充分交流。李婉琳教授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的建院历史和发展沿革,法学院发展定位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智慧环境下,期望达到在网络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弥补在其他资源和信息获取上的劣势。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首先,大家对于智慧环境的概念的理解存在碎片化。其次,智慧环境下的教学面临变革,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特色、线上与线下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第三,智慧环境下法学教学的评价标准需要改革与探索;第四,希望提供智慧环境的互动交流平台。



Copyright © 2009-2021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71-65916560(综合办)  网络编辑部邮箱:faxueyuanxw@163.com  地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